(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曹宇悦)7月8日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病房里,2岁的越南男孩敏安(音译)正开心地玩耍。见到前来查房的医生,他抬起头,笑着用稚嫩的中文喊出“谢谢”。一个月前,这个因“波兰综合征”导致四指并连的孩子,还常因疼痛和陌生环境在诊室里哭闹不止。
“在越南,医生说要把孩子的手指分开,需要做好几次手术,每次手术都要从肚子、胳膊上取皮移植。看到了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‘免植皮’分指案例,我们决定来中国试试,没想到孩子能恢复得这么好!”通过翻译软件,敏安的爸爸向手外科主任医师、教授陈江海表达感谢。现在,敏安的手部伤口已经大多愈合,只需要再定期换药十天左右就可以完全愈合,而且目前已经愈合的部分疤痕并不明显。
“目前国际通用的传统分指技术,多数需要从孩子的健康部位取皮移植到患处,手术时间长、并发症多。”陈江海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,为解决这一难题,团队在国际上首创治疗手足并指/趾畸形的“人工真皮诱导免植皮”技术,对绝大多数并指患者可实现一次性成功分离,避免二次手术。自2019年以来,该团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已为300多位并指患儿实施手术,其中包括多位来自海外的患者。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、教授陈江海(左)为并指患儿做检查。受访者供图
最小治疗年龄提前至半岁
陈江海介绍,并指畸形是一种先天性手部疾病。传统的植皮、皮瓣转移等术式的手术时间长,常伴随创区疤痕、色素沉着、术后感染等并发症。对复杂病例,往往需要多次手术,给患儿带来巨大痛苦。
2014年,陈江海在处理一例鞭炮炸伤患儿时,发现经人工真皮治疗的创面愈合效果良好,开始探索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分指手术。
“人工真皮是一种生物材料,临床上最早用于治疗烧伤病人。”陈江海介绍,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分指后,用特殊的人工真皮覆盖创面,引导皮肤再生。一个月后,材料会完全降解,无需二次植皮。“就像给伤口搭一座‘桥’,让皮肤自己长过去。”
与传统方法相比,新技术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,两个手指的并指分指仅需1-1.5小时,不仅降低了患儿的麻醉、感染风险,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,避免了传统术式自体取皮、移植带来的二次创伤。
“随着麻醉技术和手术方法的进步,并指患儿接受手术的最小年龄已从3岁提前至6个月。”陈江海介绍,患儿年龄越小,手术创面越小,皮肤再生能力越强,恢复也更快。
陈江海教授查看一位沙特阿拉伯患儿的手部畸形情况。受访者供图
让中国技术惠及全球患儿
来自科索沃地区的2岁女孩鲁玛,右手原本无手指轮廓,医学上称之为“铲状手”。鲁玛9个月大时,她的父母辗转欧洲多国求医,得到的答复是最多只能分出两根手指,且需要多次植皮手术。
2023年12月,陈江海教授团队通过两次“免植皮”手术,成功为鲁玛重建了拇指和另外两指。术后5个月,鲁玛一家人启程返乡,每月通过视频复诊。
今年7月,最近一次的视频随访中,陈江海欣慰地看到,小鲁玛的患手正在长大,能稳稳地穿木珠,还试着双手弹钢琴。
为确保治疗效果,陈江海团队建立了完善的术后管理体系,医院实行“跟踪式换药”,由指定医生每两至三天为患儿换一次药直至伤口愈合,并通过疤痕软化治疗、功能锻炼指导,动态调整康复方案,长期随访患儿,保障患儿手指健康发育生长。
针对国际患者出院后的术后护理,团队采用远程随访模式,定期开展线上复诊和指导,帮助各地患儿获得持续专业的康复管理。
“还有来自乌拉圭、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复杂病例患儿已通过线上视频诊疗,预约在今年秋天到武汉接受手术。”陈江海表示,目前团队正着手制定标准化流程,计划通过学术交流让这项中国原创技术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患儿。
赤盈配资-免费配资炒股-配资怎么开户-申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